前次研討會





教會是「殘障」了嗎?       
───推介《神學的殘障與殘障的神學》

                                              
文/陳其信(教會牧師)











《神學的殘障與殘障的神學》(陳文珊編著,台北:永望,2009)。233頁。




曾有一位在鄉鎮地區教會牧會的牧者,跟同工分享他的一個「難過的對話」。他說,他牧養的教會禮拜堂換了新座椅。隔了幾週,有位長老來問他說,是否可以在禮拜堂座位後段擺幾張舊椅子?他不理解地問:為甚麼?長老的回答是:殘障信徒所穿的鐵鞋在新座椅上留下了不少刮痕」。長老的意思是新椅子給殘障信徒的鐵鞋弄壞了,很可惜。這位牧者說:「是新座椅重要呢?還是障礙信徒的生命、尊嚴重要呢?這個問題會有不同的答案嗎?」想請殘障信徒去坐舊椅子的教會長老,是否在信仰上有所「殘障」?教會這樣做豈不是成為「殘障」的教會?基督教會宣稱耶穌基督的福音是屬於萬族的福音,基督徒應該要向萬民傳福音。但,基督徒社群的所做所為,真的讓人感受到教會是「屬萬眾、為萬眾」的教會嗎?

一個教會要成為「屬萬眾、為萬眾」的教會,需要在許多議題上作神學與實踐的省思與改進。我想,台灣教會需要深切反省的課題之一就是教會在神學上如何理解身心障礙這件事,在實踐層面上,如何對待身心障礙者。試想,若不是法令要求,台灣的教會有多少是無障礙空間?台灣教會對身心障礙之議題的探討甚少。因此,本人特別推介陳文珊老師編著的《神學的殘障與殘障的神學》。

《神學的殘障與殘障的神學》是陳文珊老師的「女聲神學工作室」所舉辦之研討會的論文集。從論文的發表,可看出陳文珊老師用心規劃,並邀請、學者參與,如多年從事身心障礙者之關懷實務的基督徒、神學院教授,還有文化人類學的教授,甚至是天主教和佛教的學者,一起座談,深入探討教會如何理解和關懷身心障礙者。陳文珊老師問:我們教會的神學是否殘障了?教會如何建構有關殘障的神學?

孫一信先生的專文是從他多年關懷智障者的工作經驗,分析台灣智障者的人權處境。他指出,台灣社會、文化對智障者有很多的誤解和歧視,媒體也助長這種偏見,許多社區排斥智障者關懷協會的設立,法律與政策雖有進步,卻傾向私人化和家庭化。他說:文化、政策、複製、行動,這四個互相存有辯證關係的因素,構成智障人權遭到歧視和剝奪的社會結構。

吳昶興教授和劉一蓉教授兩人的論文,是從口述歷史的角度,探討身心障礙的牧者在教會的實際處境。他們指出,身心障礙的牧者也因教會受到社會文化的影響,服事上有許多阻礙和難題。他們問:教會中有身心障礙者(牧者或信徒),對教會的形象是正面或負面?

呂欣怡教授的論文是從文化人類學的角度來談「正常」與「殘障」。她在論文中討論與殘障研究有關的文化人類學理論,也介紹跨文化的殘障研究。她指出:「每個文化對於殘障狀態的理解及賦予殘障的意義,是基於這個文化的『人觀』上。她的論述挑戰我們進一步思考:甚麼是缺陷?到底誰才是有缺陷的人?

釋昭慧法師的論述評論一般對佛教業障的誤解。認為把身心障礙說成是業障造成的,是對身心障礙者的二度傷害。她指出,佛家因果律有無限的可塑性,她同時從緣起緣滅的佛教思想提出呼籲,以「共願」來轉化深重的「共業」,使身心障礙者的困境,因著因果的良性循環得以逐步改善。

葉寶貴老師的專文是從天主教會的傳統,特別是方舟團體的精神,來介紹殘障靈修。她認為,我們每一個人生命的某一階段,都有可能成為殘障者。「如何修持雖是殘障,但能活出自信、喜樂,並充滿愛的生命;不是以憐憫、同情心相待,而是將其視為與我們平等的可敬兄弟姊妹,相互扶持」,是非常重要的靈修課題。因為,在這樣的靈修、關係中,我們將會看到並朝拜那最愛我們的上主。

陳南州牧師的專文是介紹在普世教會協會的協助下,身心障礙者所成立的「普世教會合一運動身心障礙者之擁護者網絡」的神學觀點,亦即他們針對教會傳統對於身心障礙、上帝的形像、醫治等之理解所作的神學反省,它指出,關鍵在於如何詮釋這些概念。它也希望教會可以真正成為一個「屬萬眾、為萬眾」的教會。

鄭仰恩教授的論文介紹1980年代後期興起的「身體神學」(body theology)與其基本論述,並從這一神學運動來探討殘障神學的建構。鄭教授指出,基督信仰不只是關心靈性,「身體是重要的」。他認為,基督徒需要具有判斷力和辨識能力的屬靈智慧,並從耶穌的生命故事,重思「軟弱」和「剛強」的信息。
    
最後一篇論文,也是最具震撼和挑戰的論文之一,是陳文珊老師的〈全能的上帝可不可以把自己變成殘障?〉。陳老師的論文首先指出殘障是一道難解的課題,接著解構殘障的「殘」與「障」。然後陳老師探討聖經中的上帝是怎樣的上帝,是與殘障者對立的上帝嗎?陳老師的神學建構可以說是殘障的解放神學。她主張「全能的上帝可以把自己變成殘障」。

總之,《神學的殘障與殘障的神學》是台灣教會第一本深入探討殘障議題的神學書籍。誠如編者陳文珊老師在自序中說的,基督教會過去的許多觀點和作為,「非但無能回應現今殘障研究所揭示的社會不公義壓迫的重要面向,反倒變相強化社會對身心障礙人士的歧視。這毋寧是神學的殘障」。盼望這本書的出版與流傳,有助於這種神學困境的改善,使我們的教會不是「殘障」的教會,而是朝著「屬萬眾、為萬眾」之目標邁進的教會。






誰肯為他們多適應一點點

六月2日在台北東門教會三樓的講堂,由女聲神學工作室所主辦的「殘障的神學與神學的殘障」研討會,邀請有著不同宗教背景,且來自社會工作、文化人類學,與口述歷史等不同學術領域的專業人士,進行了一場精采十足的對談,引領聽眾重新認識殘障的社會成因,以及建構本土殘障神學的可能。


在台灣早期,對身心障礙尚未步入醫學解釋的階段前,社會文化普遍因為果報業障的思想,以及對身心障礙的看輕與歧視,而無法接受身心障礙者,使得對身心障礙者的照顧成為家庭「不能承受的重」。

就是現今,稍加翻閱報章媒體,便不難發現,在所有的殘障障別中,智能及精神障礙者最常受到社會污名化的。歧視性文字如狂漢、瘋漢、暴力、磨刀、不定時炸彈、難控管等用語,常出現在與身心障礙者相關的社會新聞,致令社會大眾更加竭斯底里地恐懼周遭的身心障礙者。真實的實情反倒是如衛生署醫政處處長薛瑞元所指出的,精神醫學的統計顯示,心智障礙者攻擊他人的比例是一般犯案的三分之一,相反地,他們成為受害者的比例,卻比一般人,高達一百倍。

是討債主,還是活菩薩?
整體大環境如此,致使家長們不得不以認命的態度,用以「相欠債」、「結緣」等宿命觀點來撫育身罹殘疾的孩子。無怪乎,有位視障合併自閉症孩子的家長也這樣表示,算命的這樣告訴她,「這孩子前世是大將軍,你們夫妻是他的部屬,奉命去殺人、挖掉對方眼睛,所以今生受到報應。」

其實,如同佛教弘釋學院的釋昭慧法師所指出的,從當下實況去猜測一個你永遠無法證實的前因,不如把握當下去修一個可能的福報。由於體會因緣變化萬端,透過人為的努力,其結果有無限可能性,所以,「讓身心障礙者獲得尊重與協助,其實對護助身心障礙的當事人,對社會大眾,都有著極為正面的意涵。」

不單如此,昭慧法師更以為,社會大眾亦應感謝身心障礙人士,「身心障礙人士在為我們現身說法,讓我們體念到世間無常、諸受是苦的實相。」這恰如聖嚴法師所說的,「他們都是菩薩,我們對他們的疼惜和愛,正是在修善因。」

是罪,還是為了彰顯上帝的恩典
其實不獨佛教如是,在基督宗教裡,也充斥著類似的偏見,也需要有人肯挺身破除迷思。浸信會神學院歷史神學助理教授吳昶興,以患有小兒麻痺的牧者邱光明坎坷的封牧歷程為例,說明讓受壓制者得自由的基督信仰如何可能在不知不覺中成為他人的無形牢籠。

在浸信會的系統,有些人快則一年,慢則兩三年就可按牧,惟獨邱光明卻遲遲無法按牧,因為一些牧師及同工質疑,舊約聖經《利未記》21.16-17豈不是說,亞倫的後裔「凡有殘疾的,都不可近前來獻他上帝的食物」?

幸而,思想開明的周聯華牧師在按牧委員會中,不惜拿自己作比喻說,「那個人沒有病?我的膽囊也都拿掉了!聖經還提到贖罪祭要一隻牛犢和一隻綿羊羔,都要一歲,才能獻給上帝,我們中間有誰是一歲的?到了新約,上帝主要是看人心靈的虔不虔誠,病或殘障跟罪沒有關係,是為了要使上帝得榮耀。」周牧師這番鏗鏘有力的話,為邱光明打通了按牧之路,在畢業長達八年之久,終於在1984年按牧,成為浸信會第一位封牧的身心障礙者。

說到底,殘障到底是罪的結果,或是為要彰顯上帝的恩典?殘障者到底是討債主,還是活菩薩?其實全在乎我們的一念之間。

解構殘障的殘與障
人性原本就是脆弱易受傷的,身體是會生病與衰老的,沒有人可以完全豁免身心障礙的厄運。可惜的是,目前資本主義消費社會已經讓消費者誤信,身體不是拿來用,而是可以購買來展示的。在一味追求打造完美曲線的文化中,人在心理上越來越無法承擔不完美的身體或心智,從而會企圖把「我」和不完美的「異己」嚴嚴地劃分開來,誤以為「是他命不好,自己不小心,我只要好好照顧自己就不會變成這樣。」差異帶來恐懼,恐懼帶來隔閡,如此互相辯證影響終於造成全體社會對身心障礙者的歇斯底里情結。

所幸,人類學的研究顯示,這種惡性循環的辯證發展絕非人類文化亙古不變的宿命。在現代高度競爭的複雜社會中,可見的殘疾常被視為是個人身份認同的核心,不過大多數非工業社會並不把「殘障」當成一個既成的社會範疇。交通大學人類學助理教授呂欣怡,以Martha’s Vineyard的小村落為例來說明,直到廿世紀中葉,手語是這個村落的母語,「聽人」在彼此溝通時也會使用手語,由於「聽障者」比例高(25%),村落中的居民並不認為無聽力是一種殘障,因此,殘障其實是社會建構出來的範疇,身心障礙者與其說是身體本來殘缺,倒不如說是「被(社會文化致令)殘障」。

掀開台灣殘障人權運動史
但殘障人權不能停留在旁人的一念之間,更應該朝向體制化的保障來發展。有見於國內社區居民對身心障礙機構、特殊教育學校、團體家庭的排擠和抗爭,未曾間斷,從事殘障運動的工作者智障長家長總會的會長孫一信深刻地體認,「人權並不建立在同情之上,而是需要堅實地被憲法及相關法律及公權力保障,當我們被同情,我們就沒了尊嚴,因為同情總是來自強者對弱者,擁有者對欠缺者的眼光。當別人基於任何理由不再同情我們,那麼人權就會遭到踐踏。」

為爭取殘障人權,台灣經歷一連串的修法。1980年中美斷交之際,政府制訂公佈「殘障福利法」。1990年殘障福利法在身心障礙團體的推動下,做了第一次的修正,擴大殘障者適用對象至顏面傷殘者、自閉症患者、植物人等障礙類別、訂定定額雇用條例、無障礙環境法規等,將條文具體化。1997年公布將「殘障福利法」修正為「身心障礙者保護法」,2007年進一步更名為「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修法的結果,最重要的是身心障礙分類及鑑定方式改採聯合國衛生組織的分類模式(ICF)。除此之外,法令走向已經逐步將身心障礙者的福利定位在權益的層次,強調福利服務提供需經過需求調查,保護專章對身心障礙者正面列舉禁止行為(虐待、遺棄、行乞、供人參觀、假結婚等),及責任通報規定、媒體歧視禁止與處罰等。

可惜,考查當前身障者購買福利服務的相關補助規定,卻又會發現補助邏輯其實是和以前並沒有不一樣。在他看來,「身心障礙者的照顧服務,乃是以家庭責任為主,當家庭成員處於經濟弱勢時,才由政府予以不同程度的救濟。唯有將身心障礙福利服務,從家庭導向的概念,轉而變成社會及國家的責任分攤,才能真正解決身心障礙者的照顧問題。」

結語:多做一點點適應
前一陣子《商業週刊》製作對殘障教育的相關報導,揭示台灣四個安養機構將近一千名殘障孩童,只有二個由本地家庭撫育,其餘皆送往荷蘭與美國的收養家庭。同樣是社會一份子,身心障礙者所感受到的,卻是「一個台灣,二個世界」的徹骨淒涼。

在這樣的實況處境中,教會該當如何見證基督的福音?或許我們可以從一位與會者發人深省的話得到啟示,「所謂的身心障礙者可以也應該成為整個教會及社會中完整且有貢獻的成員,如果教會或社會願意做一點點適應的話」。








推倒分隔的高牆

六月2日在台北東門教會三樓的講堂,由女聲神學工作室所主辦的「殘障的神學與神學的殘障」研討會,邀請有著不同宗教背景,且來自社會工作、文化人類學,與口述歷史等不同學術領域的專業人士,進行了一場精采十足的對談,引領聽眾重新認識殘障的社會成因,以及建構本土殘障神學的可能。


人類學家瑪麗.道格拉斯(Mary Douglas)曾主張,人類經常出於對危險的恐懼,而加強社會區隔的分界。那些不同於我們的「他者」會有什麼下場?存在主義哲學家沙特形容得至為貼切,「當我們在別人的眼中變成他者,那就是地獄了。」

說「地獄」,一點也沒有誇張。在傳統的神學與聖經研究中,身心障礙不是當作是上帝對犯罪的一種懲罰,「不是這個人,便是其親人或先祖犯罪」。抑或,把身心障礙看作是缺乏信心的記號,「就是因為他們缺乏信心,所以上帝醫治的神蹟才未能在他們身上彰顯。」猶有甚者,某些靈恩運動的教會還會把身心障礙詮釋為是魔鬼附身,乃至於為身心障礙者舉行驅鬼的禮儀。

屬萬眾、為萬眾的教會異象
諸如此類的神學解釋與教會的作為,常導致身心障礙者在教會生活中不知不覺遭受到來自於宗教信仰的另一重壓制與歧視。為了對治教會的「殘障盲」,普世教協(WCC)率先於1998年成立了由身心障礙者自己所籌組的「普世合一運動身心障礙者之支持網絡」(Ecumenical Disabilities Advocates Network, EDAN)。身心障礙者首度成為建構神學的「主體」,而不再侷限為被神學探究的「客體」。

2003年,普世教協中央委員會更發表了一份由EDAN所執筆的聲明:《屬萬眾、為萬眾的教會期中聲明》,期盼能激發教會與殘障運動進行對話,進而積極投入參與關懷身心障礙者的靈性和社會生活。此舉隨即在各地神學圈引發迴響,普世教協和亞洲基督教協會(CCA)20065月在印度邦加羅爾(Bangalore)舉辦研討會,檢討神學教育課程該如何革新,方能真正認同身心障礙者,便是一例。

用身心障礙人士的眼光來讀聖經
EDAN這份石破天驚的聲明裡,普世教協開宗明義以新約聖經以弗所書214「基督親自把和平賜給我們;他使猶太人和外邦人合而為一,以自己的身體推倒那使他們互相敵對、分裂的牆」來作為引言,要求教會破除將身心障礙者隔絕在外的高牆。就是那些羞愧的牆、偏見的牆、憎恨的牆、競爭的牆、害怕的牆、無知的牆,還有因著神學的偏見和文化的誤解所造成的牆,讓全球將近六億的身心障礙者飽受歧視與不公的對待。

這份文件最具有獨特見解之處,依玉山神學院倫理神學教授陳南州之見,除了「殘障是被建構出來」的看法之外,便是把醫治和治癒這二件分開,從而使得我們得以用新眼光來重新詮釋福音書中的醫治故事,「醫治是指移除壓制的體系,而治癒是跟肉體在生理學方面的重建有關。而耶穌在四福音裡上帝國的事工是醫治,而非治癒。用這個方式來讀經,便會發現,福音書中的醫治故事,主要的關心點是讓這些人重新回復到他們的社群中,而耶穌赦罪的宣告,目的也是要除去文化加諸於身心障礙者身上的污名。」

讓身體主流化的神學
而洞見從來不是憑空而降的,殘障神學的出現除了受到殘障運動的刺激外,亦受到新的神學典範興起的影響。據台灣神學院歷史神學副教授鄭仰恩分析,「解放神學和婦女神學,加上二十世紀上半葉就已在北美洲盛行的過程神學,就促成了1980年代末期起身體神學的興起。這些神學思潮顛覆了作為傳統父權思想核心的二元階層體系以及它『貶抑肉體』的信仰態度,目的是要將身體、心智、情感再一次連結起來,並重新看待整個受造世界的光榮與美好。」

過程神學不再視世界的本質為二元的,而是關係性的;整個受造秩序是在不斷形成的狀態中,沒有任何部份,不論是自然、女人或是身體,會被歸罪為「替罪羔羊」。而解放神學更進一步確信,罪不是一個形而上的實體,而是不公義的社會結構,呼籲教會應釐清自己到底是在為統治者、壓迫者、父權體制服務,還是為著受迫害者、被欺壓者、無力者發出先知性的聲音。婦女神學則是採取「由下而上」的方法來作神學,將「經驗」置於神學建構的核心,強調身體是經驗的場域,批判傳統基督神學慣於否定自己的肉體感受,而努力追求「去肉身的完全」。

於是乎,自1990年代起,有越來越多的身體神學論述強調,不是「我們擁有身體」(we have bodies),而是「我們就是身體」(we are bodies),要求教會應容納更為多元的身體經驗作為神學反省的素材,讓許多因為身體特徵遭不當建構而遭到社會邊緣化的團體,包括婦女、老人、同性戀者、原住民等,都能夠重新被接納,得以參與並貢獻基督教社群。

聽,智慧在街上喊叫:
婦女殘障解放神學
像那些強調「身體,不身體,關係重大」的神學先鋒一樣,殘障解放神學家於是也開始勇於依據自身的殘障經驗,來提出處境化的神學。其中,婦女殘障解放神學家在這方面的表現得最為亮眼,玉山神學院講師陳文珊表示,「這或許是因為婦女長期擔任家庭主要照顧者,也可能是由於女性在許多文化中常因月事或懷孕生產,而經歷過歧視與打壓,被標示為短暫『不正常』,所以,特別能夠感同身受的緣故。」

而婦女的殘障解放神學的發展,她用「從『可接近的上帝』到『相互依存的上帝』到『殘障的上帝』到『上帝枯槁的手』」來概括,揭示出殘障神學如何從實際的教牧關懷的考量,逐步深化形成獨特的上帝觀。一開始,殘障解放神學提出「接近的神學」,呼籲教會作為基督的身體,應接納殘障者,不只是讓他們成為憐憫慈善的對象,更在於讓他們能有決策權,全面性地參與教會生活。但當接納不再只是表面功夫,而涉及到根深蒂固的觀念時,殘障解放神學進一步挑戰我們視身心障礙者為「依賴性人口」的看法。「相互依存的神學」強調上帝也需要我們,便是在破除「只有殘障人士需要依賴他人」的假相,揭示沒有人是完全獨立的。

「不過,使得殘障神學進一步朝向脈胳化或處境化神學發展的首要功臣,應該非艾斯蘭(Nancy Eisland)莫屬。在她看來,受苦基督的宗教象徵,『殘障的上帝』,可以作為基督教會重新思考殘障身體政治的切入點。十字架上的耶穌,肋旁的傷口與手腳上的釘痕,十足是不健全的,弔詭的是,這樣為不公義與罪惡傷害的身體,卻成為復活後榮耀的身體,靠著他的聖傷,彰顯了上帝的完全。」

當教會不再接受「完全的身體」的神學意象,反而視其為「壓迫的神話」,便會看出傳統神學慣於用「大能的臂膀」作為神學隱喻,是無法傳達那位認同身心障礙者,與他們一同受苦的上帝。像「上帝枯槁的手」的另類神學隱喻的提出,就是在告白,「真正『完美』的上帝,不是與殘障相對立的上帝,而是能與我們一同面對生命諸多不確定,正視身體的多元存在樣態,坦然接納生命有限性的歧義與含混的主」。

結語:期待夠勇敢、夠真誠的教會
如果上帝是認同身心障礙者的上帝,當身心失能者感到在教會中被疏離孤立時,基督教會也就和信仰的根基上帝疏離了。作為基督身體的教會,如果夠勇敢、夠真誠,該進一步設身處地去省思,禮拜中儀禮、詩歌、象徵、講道和禱告語言的使用等,是否有讓身心障礙者感受到被包容、尊重?如何讓失明、失聰、失語的人在參與禮拜時都能「看到」「聽到」「讚美」上帝的生命之道?!







 
台灣女聲神學工作室

「神學的殘障與殘障的神學」研討會



一、時間:2008年六月二日(星期一)

二、地點:台北市仁愛路二段76 「台北東門教會」

三、主旨:從基督教信仰出發,藉由反省台灣殘障運動及其訴求對宗教信仰帶來的衝擊,藉由宗教對談及跨學科整合,以凝聚不同領域的共識,以謀求本土殘障神學的建構。

四、議程:



     
         
負 責 人
930950
     
 9501000
歡迎、引言
陳文珊
(女聲神學工作室負責人)
第一場 陪席座談 
10001030

台灣智障者人權的現況與希望

孫一信
(台灣智障者家長總會
總幹事)
10301100
一個基督教殘障牧者
的口述歷史研究
──兼論教會殘障形象建立
之可能性
吳昶興
(浸信會神學院副教  
  授及學術發展中心主任)
11301200
從人類學視角談正常與殘障
呂欣怡
(交通大學客家學院
人類學助理教授)
12001230
綜合討論
陳文珊
(女聲神學工作室負責人)
12301330
午餐
第二場 陪席座談
13 : 301400
佛教對於「殘障」應作如是觀
釋昭慧
(玄奘大學宗教學系教授)
14 : 001430
屬萬眾、為萬眾的教會:
簡介普世教會合一運動
對身心障礙者的關懷
及其神學觀點
陳南州
(玉山神學院副院長)
14 : 301500
殘障靈修
--由基督宗教靈修觀點探討

葉寶貴
(天主教胚芽婦女關懷協會
常務理事)
15 : 001530
綜合討論
陳文珊
(女聲神學工作室負責人)
第三場 陪席座談
15 : 301600
Body Matters!
從身體神學的觀點
漫談殘障神學的建構
鄭仰恩
(台灣神學院歷史神學教授)
16 : 001630
全能的上帝可不可以
把自己變成殘障?
陳文珊
(玉山神學院宗教系講師)
16 : 301700
綜合討論
陳南州
(玉山神學院副院長)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